各二级学院(教学部):
按照教学运行进度,下学期教学执行计划编制、教学任务下达与排课等工作即将开始,请各二级学院(部)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以保证课程安排工作的顺利完成。现将课程安排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执行计划录入(2017年10月24日~11月3日)
1.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 将14、15、16、17级下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录入教务管理系统中。
2.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做好下学期选修课的选课工作(手工),确定各年级各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课程。并将确定开设的选修课程录入教务管理系统中(不开设的选修课程不要录入系统)。
3.各二级学院务必于11月6日前打印出本学院各年级所有专业的下学期教学执行计划(教学计划管理-报表打印-教学计划打印),经二级学院审核后(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报教务处教务科。
●个别学院在以前学期对某个年级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微调的,注意按照调整后方案录入,避免因培养方案中课程开设学期、课程学时的变化导致的课程重排、漏排、学时错误。
4.执行计划录入注意事项:
(1)专业计划管理子菜单中“专业信息管理”下“教学计划课程信息管理操作”界面中的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总学时、讲课学时、试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开课学期、起止周、开课学院(课程归属学院)等13项信息必须录入,请务必仔细校对准确。
(2)周学时:周学时的格式为“n.0-m.0”,其中n代表课堂周学时,m代表实验、上机周学时。各二级学院务必对照检查已录入系统的14、15、16、17级培养计划,保证课程周学时格式正确,录入涉及上机、实验的课程时要注意核对。
(3)连续几学期开设的基础课程(形势政策、大学英语、体育等)必须选择与该年级上课学期一致的课程名称,例如“形势政策”课程:17级下学期应为“形势政策2”,16级下学期应为“形势政策4”
二、教学任务下达(2017年11月4 日~11月10 日 )
1.教务处审查上报的教学执行计划。
2.教务处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下达全院下学期教学任务。体育课教学任务将通过板块课程管理模式单独下达。
注意:体育教学部负责全院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程的具体安排。参照《体育板块课安排流程》务必在2017年12月10之前完成板块时间设定、各板块对应专业、班级设定、合理分配各板块上课教师、安排教师教学场地等工作。
三、安排教学班(2017年11月11日~11月22 日)
1.学生所在学院使用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安排下学期教学班的操作。选修课根据选课学生班级构成确定教学班。
2.凡有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只要理论、实验、上机全部由同一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则系统中“实验课是否跟理论课”选项一律选“是”。
3.教学班一旦生成,如无特殊情况,不再进行变动。
四、分配落实教学任务(2017年11月23日~12月8日)
1.分配教学任务,确定任课教师。
(1)各课程学院(部)利用网络教务管理系统输出本学院所有开课任务,仔细核对
“开课学院、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开设学期、学时、学分”等重要信息,发现错误及时调整更正。
(2)教务处审核各学院下学期开设课程任务,按课程归属统一打印下学期教学任务通知书并下发各课程学院(部)教务办。
(3)各课程学院(部)教务办发放“该学院教学任务通知书”到各系(教研室),由各系(教研室)分配教学任务,聘任教师。
(4)各系(教研室)在“该学院教学任务通知书”中注明每一条教学任务的授课教师姓名,以及该课程要求的教学场地(即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室或普通教室等)反馈课程学院(部)教务办,以便于排课时协调教学资源,落实教学场地。
2.落实教学任务。
各课程所属学院(部)教务办根据各系(教研室)聘任教师情况将确定任课教师信息送入系统,同时必须根据任课教师意愿和课程特点安排修订准确的教学场地。
五、编制下学期课表(2017年12月11日~2017年12月22日)
1.课表编排时尽可能科学合理,兼顾教师个人课表时间安排的人性化,同时保证学生课程表的科学性,不允许上午出现空堂。
2.大学英语(1)(2)(3)(4)、大学听说课每周2课时,优先安排语音教室,如果语音教室受限制,必须全部为多媒体教室。课程尽量安排在早上。
3.外聘教师排课应优先考虑外聘教师提供的代课时间。
4.在安排教师上课时间上,应注意课时相对集中,不宜过于分散,以利于教师备课和学习、进修,但每天上理论课(包括公共选修课)的节数不能超过6学时,以便适度休息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5.对于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专业同一天所有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合计不能超过8节课。
六、下发教师教学任务书(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5日)
1.教务处检测、审核、进行排课协调。
2.教务处打印教师任务书并下发各二级学院(教学部)。
教务处
2017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