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关于印发《西安财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修订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2-07-04 点击数:

西财大202210

 

校属各部门:

《西安财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修订指导意见》经202262日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安财经大学

                                         2022627

 

 

西安财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修订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等文件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深化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抓实“五育”并举,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目标,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学科提升、人才强校、深度开放、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结合社会需求和办学特色,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全面推进“四新”建设,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通识+个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财经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本原则

1.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立德树人,发挥“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育人作用;以智启人,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以体育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以美化人,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以劳塑人,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底线思维,确保质量

严格按照“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标准,强化底线思维意识,精准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专业认证要求,科学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主线,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技术、线上线下结合等教学手段,开展翻转课堂、探究式、导学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打造一流课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四新”建设,协同交叉

坚持“四新”建设,突出学科专业和课程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探索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新文科、新工科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4.夯实基础,通专融合

按照“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强化专业核心,拓宽培养口径”的总体思路,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融价值塑造、通用能力培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和深化通识教育,使通识教育贯穿本科阶段全过程。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优质资源,构建课内实验实践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多层次多类型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本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5.思政育人,持续改进

深入挖掘优秀思政资源,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四史”课程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要根据自身特点和育人要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明确课程思政重点,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并建立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

6.学生为本,多元发展

落实OBE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相近学科、专业的知识共享与融合互通,多元化教育,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探索“微专业”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解决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不匹配问题。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培养,开放专业课程,提高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接受不同学科、专业的教育创造条件。

三、修订要求

(一)高度重视,成立工作小组

学校成立“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简称校领导小组),负责培养方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包括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组织学院修订培养方案、组织培养方案的校级评审、审定等工作。

各学院成立由学院院长、书记、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为主要成员的“院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院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学院各专业开展调研、对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价、组织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培养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价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由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师代表、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负责培养方案的具体修订工作。工作组中企业、行业专家不少于2人。

养方案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

(二)深入调研,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开展深入、广泛、有效地调研,包括针对本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内部调研和针对用人单位、校友、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调研。深入行业企业,聚焦产业发展,贯通产学研用,搭建高端平台,引育一流人才。与行业企业共建课程资源库、案例库,根据需要做好实践类教材建设,达到实践育人效果。与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共同导师制,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根据社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方向、专业特色及优势,制订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并厘清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

(三)严格对标,满足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各项要求,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达到育人要求。开齐开全体育课程,完善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与指导,积极开展校内体育竞赛及对外交流活动,培育特色与品牌体育项目,切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相互融合。加强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总学时/学分、课程学分比例、知识体系、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核心课等必须满足《国标》要求,工科专业还应满足《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专业类补充标准,非工科专业还应满足《人文类、社科类、理学类、农林专业认证标准(征求意见版)》。

(四)价值引领,建立特色思政育人体系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思政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按照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思政课建设标准,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大纲。各专业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建立多元素、多样化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融合,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实现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有机统一、同力同心、同向同行。

(五)因材施教,创造个性化发展空间

为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空间,在通识教育设置选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个性化发展课程或个性化发展活动。同时,鼓励专业改革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转单一教学内容必修为多样化教学内容限制性选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学院对人才培养的修读建议自主选择修读或参与课程与活动。各学院应按照《西安财经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班级导师作用,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为每一位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业规划,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六)优化资源,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对标毕业要求,选择实习实践,强化基于项目的学习。各专业可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将重要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大创项目、现有零散实践环节等重新整合,确定与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结合紧密的项目载体,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等不同层级的模块,每个模块设置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按照“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提升实践类课程的挑战度。各专业要强化创新实践探索,积极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实训/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能实不虚”的原则下加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应用,提升实验课程的挑战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高级思维;

设置专业性社会实践课程。各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在实习实训或第二课堂环节,配备理论指导教师,注重专业知识与社会劳动融合,让社会实践更具有“专业性”。

设置信息技术类课程。各专业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纳入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开展“信息技术+专业”改造,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新焕发专业生命力。在课程改造方面,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在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同时实施传统专业课改造,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融合类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专业活动实务的能力。

(七)通专结合,构建专业特色劳动教育体系

在强化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将劳动要素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各专业将实习实训月与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作为“劳动教育依托平台”,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考核要求,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加强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明确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

(八)完善大纲,将毕业要求落实到课程

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各专业应科学分解毕业要求,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课程团队依据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法,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保证考核内容与方式能有效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各门课程应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并融入“课程思政”,明确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劳动教育依托平台”应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考核要求。

进入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均应有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相同,课号不同的课程,教学大纲应分别编写。教育部有统一教学大纲的课程,按照统一大纲执行。其它课程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应注意参考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指导意见。凡“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必须把“马工程”教材作为该课程统一使用的教材,必须依托“马工程”教材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案。

(九)校际循环,深化国际化教育

为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推进全方位开放办学,满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深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突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要求各专业开设专业外语和至少2门双语教学课程,鼓励多开,服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切实落实中外合作办学,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熟练语言技能、精湛专业知识、高阶思维能力和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应用人才。

(十)彰显特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课程教学质量,各学院根据教师专长,都须开设校级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将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融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须开设创新性思维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奖励学分等方式,依托双创园及创新创业学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四、培养方案构成

(一)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制订专业毕业要求、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包含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分目标

1.培养总目标的确定

各学院要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述人才培养总目标与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特色、社会经济行业发展需要的关系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要涵盖目标定位,服务领域,职业特征,人才定位,职业能力等内容。

2.培养分目标的描述

培养分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一般用5条来表述。

培养分目标的表述中应该清晰说明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行业综合能力、行业专职能力、从业道德素养、跨界从业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3.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

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是修订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合理性是指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内外需求和条件的符合度。专业应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了解和分析内外需求和条件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修订培养目标。

(二)毕业要求

1.毕业要求的制订标准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反映专业特点,应能支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清晰描述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在知识、能力、素养和视野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工科专业制订的毕业要求要能全覆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其他专业可参照《国标》及相关专业认证(评估)标准,同时突出OBE的要求,制订本专业的毕业要求。

2.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应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关系可由表1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关系描述。

3.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必须明确、公开、可衡量。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对毕业要求进行合理分解,形成可观察、可衡量且逻辑关系清晰的若干指标点。每个毕业要求分解的指标点数一般以2-4个为宜。


(三)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总体要求

课程设置应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即所有毕业要求指标点均有对应课程(环节)的支撑,具体支撑关系可由表2“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任务矩阵、表3 “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表4“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支撑权重矩阵进行描述,其中表3矩阵关系描述,H、M、L分别代表高支撑、中支撑、低支撑。一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课程(环节)不宜过多,一般以3-5门为宜;一门课程(环节)支撑的指标点不宜过多,一般以2-5个为宜。

2“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任务矩阵(下表√只是举例)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3-4

课程1

课程2

课程3

课程4

……

3“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下表只是举例)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3-4

课程1

H

L

L

课程2

L

L

课程3

课程4

H

M

……

4“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支撑权重矩阵(下表只是举例)

2.课程体系框架

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均按通识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四个部分设置,各专业的学分设置在总体设置原则上可以根据专业实际做出微调。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实施按本科4年基本学制安排,并以附表形式列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平台及学分结构如图1所示。

                                                 

1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平台及学分结构

(1)通识课平台

通识课平台是学校统一搭建的各专业必须设置的课程,为全校各专业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质。通识课程由教务处牵头,协同相关课程所属各学院(部)统一设置。

通识课平台包括必修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约5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33%。必修课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类、体育(含体育保健)、军事理论及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约45学分。选修课模块包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创新创业类五个子模块,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约10学分。

本轮修订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强化劳动教育,普及艺术教育,重构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系列课程,深化通识必修课程改革,保证专业培养方案的三个“四年不断线”,如表5所示。

5“四年不断线”

计算机课程四年不断线

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工具、毕业设计中使用的信息化软件等

外语四年不断线

大学一、二年级大学外语、大学三年级专业外语、毕业设计中外语摘要等

实践四年不断线

沟通+协作、实习(实践基地)、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2)专业基础课平台

专业基础课平台涵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及反映专业发展学科前沿的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将来在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

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工类专业开设高等数学I,计192学时(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开设数学分析,计256学时);经管类专业开设高等数学II计128学时;理工类专业开设线性代数计48学时(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开设高等代数,计112学时),经管类专业开设线性代数计32学时。

其他专业基础课设置坚持学科基础性、系统性、学术性、拓展性、宽口径原则,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20年)所划分的专业类,参照《国标》设置学科基础课程,相同专业类的各专业基础课程由专业所属学院统一设置,原则上保持相同。专业基础课平台约3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1%。其中文学、法学、外国语学院各专业根据专业要求合理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专业基础课平台约22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4%。

(3)专业课平台

专业课平台应体现各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专业课要把握核心(主干)课程,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以有限的课程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专业课平台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模块。

专业必修课程要以规范、严谨、精炼、有前瞻性为建设目标,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20年)与《国标》中的各专业主要课程进行设置,并覆盖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专业必修课程应进行精心设计,既要避免课程重叠,又要使课程之间形成无缝对接。课程内容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能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前沿性的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要占课程内容的一定比例,并保持课程内容的更新率,同时应加大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

专业选修课程可按专业方向模块进行设置,并要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专业前沿信息和本专业科学研究特色的传播,且原则上各专业第一学年一般不设置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课平台约42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5%;其中专业必修课约22学分,专业选修课约20学分。

(4)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涵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其它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分为素质实践、专业实践、双创实训与综合实践,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第二课堂教育、实习实训月开设的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等。

(4-1)实验教学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数和学时数。积极推动实验课单独设课,原则上课内实验课时达到16学时以上的,均应单独开设实验课程;课内实验课时未达到16学时的,鼓励将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以单列课程的形式统一开设综合实验课。鼓励各学院(部)依托科研优势开设科研探究实验课程、开放性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

(4-2)实习实训

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安排实习实训环节,及时更新实习实训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原则上各专业实习实训应安排到实习实训月集中进行。

实习实训月S1、S2、S3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学期的后3周,每周计1学分,共计9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学分不少于2学分。原则上S1的校内实践活动安排不少于2周,校外1周实践活动主要以认知实习为主;S2校内、校外并重,校内以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为主,校外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主;S3的校内实践活动安排不多于1周,校外不少于2周,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见习实习与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为主。校外实践活动必须有本校指导教师负责带队完成。

各学院可以根据专业实际,在校内外开展相关的实习实训活动。其中校内实习实训主要包括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前沿类课程、课程设计、开展学科竞赛综合训练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进行经典文献阅读与综述、程序设计与编写、专业资格证书考试辅导等;校外实习实训主要包括开展社会调查、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等。

(4-3)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按照发挥学校学科和科研优势、课内外相结合、强化实践创新的原则设置灵活多样的自主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工作履历和技能特长(资格证书)等,学生至少取得2学分,其中必须从创新创业类至少取得1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实习实训月和暑假,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按《西安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办法》进行审核与认定。

(4-4)毕业设计(论文)

各专业要积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改革,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实践、社会实际、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安排在第8学期,部分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开始时间提前至第7学期。

(4-5)其他课程

4-5-1)关于双语课程

各专业应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国际化进程,鼓励开设双语课程,每个专业至少开设2门双语课程。

4-5-2)关于专业外语课程

各专业应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用外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习和应用不断线,必须开设一门至少32学时的专业外语课程。

4-5-3)关于创新创业课程

各专业应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方面统筹设计,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在实践教育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

4-5-4)关于体育课程

各专业应确保体育课程贯穿于培养全过程,确保一至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体育课不少于144学时(含在线、理论、实践课时),每周不少于2学时。并通过在线体育选修课、体质健康测试、校园健康跑、运动会、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及校、院、班三级各类体育竞赛等方式对本科教育阶段各年级实施体育教育全覆盖。

4-5-5)关于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为必修课程,2学分,48学时(16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理论学时要求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在线开放课程1门注册学习,实践学时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各专业应统筹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劳动教育载体和模式,注重劳动教育文化环境与氛围的建设,落实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习、调研等阶段深入一线,走进工厂、企业、社区、乡村;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支教等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应对、处理创业难题,培育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劳动的观念;将劳动课程与劳动实训结合,开展劳动实训周、公益服务、竞赛和文艺等活动,开发典型劳模事迹,促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有机联合,提高劳动育人的实效性,实现劳动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协同性。

4-5-6)关于美育课程

美育课程为必选课,2学分,32学时。各专业应拓宽美育培养平台,以艺术公选课程为主体,推进线上美育课程资源建设及美育选修课程群建设,保证美育课程开足开齐,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专业中蕴含的美育价值;开设对学生就业帮助大的美育实践活动,使美育与学科、就业形成良性互促;广泛运用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开启美育教育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类学科竞赛与审美实践活动,不断将美育元素渗透到培养全过程。增强美育教育实效性,引领学生树立“大美育观”。

(四)教学大纲

各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设置,按照相关要求制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要明确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简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课程思政基本要素或案例等内容。

1.课程基本信息

应明确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类别,先修要求,学时学分,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等课程基本信息。推荐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严格禁止无教材授课。教师应开放式遴选教材,一般选用1种主要授课教材(凡“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须把“马工程”教材作为统一授课教材),选用多种辅助教材用于教学。原则上应选用出版年限最近的教材。

2.课程简介

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属于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3-5条)应明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应建立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要使用具体的、可考核的语句分条来描述,如“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解决……问题”“具备……素质(意识)”等。

4.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应明确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要求与学时分配,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教学方式应能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的课外学时相对于课内学时比例不得少于1:1,要注重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案例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5.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法应能够反映课程目标的要求。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规范、客观、公正原则,坚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各专业加强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提高过程性考核的比例。

6.课程思政的基本要素或案例

应立足课程建设目标,研究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统一融入课堂教学,充分挖掘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强化显性教育,细化隐性教育,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五)其他说明

1.课程编号

每门课程具有唯一编号,课程编号应能直观的反映课程的基本属性,便于教务管理和学生选课。

2.学生选课指导

各专业要指导学生结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兴趣合理选课。要依据课程修读的先后顺序认真制订课程配置流程图。

(六)其他

1.本人才培养方案自2022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2.本指导意见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2.学校通识平台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说明

3.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码规则

4.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5.课程考核命题审批登记表模板

6.OBE-试卷模板

7.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模板

8.教案模板

 

 

 

 

 

西安财经大学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