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常见问题答疑-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快捷入口
推荐
我校召开第八届本科教学督导组成
联系我们

中心办公室:029-81556625

邮箱:pjb@mail.xaufe.edu.cn

地址:一号教学楼1楼113办公室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常见问题答疑


发布时间:2023-03-01 10:52 点击次数:



Q1什么是新一轮审核评估?

2021年1月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

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高校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Q2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改革要求,在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引导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Q3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出台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出台对推进高教战线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

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

深化高等教育评估改革、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的需要。

Q4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出台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条例,根据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做出批示指示和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教40条”“质量22条”等文件要求制定。

Q5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把“五个坚持”作为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落实教育“四个服务”和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

坚持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坚持构建大学质量文化,引导高校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Q6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推进改革

坚持分类指导

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方法创新

Q7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把“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作为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

一根本: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

两突出: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特点

Q1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紧扣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回应政府关切、社会关注、高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立德树人导向不够鲜明。

“五唯”评价顽疾。

评估分类有待加强。

评估负担相对偏重。

评估结果刚性不强、硬度不够。强化评估整改,让评估“长牙齿”。

Q2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

坚持引领与分类施策。

坚持优化与减负高效。

Q3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有哪些特点?

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分类发展的要求,创新了评估制度设计,在评估指标中采用“模块化”组合的方式,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与不同类型高校个性发展特点,体现了评估对不同类型高校分类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坚持统一性前提下,既分类引导高校多样发展,又设置国家底线要求,体现出更多更大的灵活性,进一步突出了高校的主体性、多样性、适应性,明确回答了新一轮审评估“评什么”“怎么评”“如何改”等问题。

有助于激励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科学定位、各安其位、相互协调、差异化发展,同类型高校之间有序竞争、争创一流,在各自领域上各展所长,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Q4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一轮审核评估在评估方式有什么的不同?

新一轮审核评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免检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减轻高校负担。打造菜单式、可定制的评估工具,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落实高校评估自主选择权。

Q5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对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作用?

一是坚持以评估思想理念引导改革。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将其作为引领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强调教育产出质量,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促进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二是坚持以评估要点指标推动改革。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衔接“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让教学改革“动起来”,推进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进展,实现改革新突破。

三是坚持以评估整改促进改革。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促进学校增强问题意识和整改意识,扎实解决学校存在的影响本科教育教学主要问题。


三、评估对象与程序

Q1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本轮审核评估。

Q2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框架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设计了两类指标体系四种方案。

第一类主要评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适用于少数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旨在示范引领全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第二类主要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要素,细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二种方案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三种方案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Q3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新一轮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等六个环节。

Q4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周期多长?

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新一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2025年。

Q5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推动?

新一轮审核评估将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方式推动。由教育部评估中心指导开展全国统一试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取1—2所高校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指导开展第二类审核评估试点,为全面推开本地区审核评估工作做好示范。

按照以试促改、边试边改、示范引领的思路,通过试点,调整、改进、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办法、评估标准、工作流程,为新一轮审核评估正式推开奠定坚实基础。

Q6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体现“管办评”分离?

新一轮审核评估构建“管办评”分离、多方参与的评估模式,完善部省协同、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评估组织管理制度,建立部省间、省际间联络沟通机制,定期开展交流。部省协同,科学制定五年评估工作规划,下好全国“一盘棋”。制定国家统一实施标准、工作规程和规范要求作为部省两级评估工作基本遵循,教育部统一编制解读性、指导性、工具性配套操作文件,建设部省校三级共享共用的评估管理系统,实现评估组织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

Q7新一轮审核评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分工?

教育部负责制定审核评估政策、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各地各校审核评估工作。

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中央部委高校第一、二类审核评估和地方高校第一类审核评估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负责制订本地区审核评估实施方案、总体规划,报教育部备案。组织所属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及推荐高校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工作。选取1-2所高校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辅导开展第二类审核评估试点,为全面推开本地区审核评估工作做好示范


四、评估指标体系解析

Q1第一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是如何设计的?

第一类审核评估主要评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改革成效,设置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审核重点。

定量指标主要参考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指标、国家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教育部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评价指标设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审核重点中设置了35个定量指标,其中22个必选项目,13个可选项目。

必选项目学校必须全部选择。

可选项目学校可结合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数据中自主选择,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

Q2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评估此类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注重质量保障的文化机制,引导高校提升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注重特色发展,引导高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Q3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三类高校:

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主要评估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要素,根据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要点设计指标体系。

Q4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4个审核重点,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任选项、首评限选项,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块组合方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案。

定量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主要参考国家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教育部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评价指标设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定量审核指标共54个,其中32个必选项和22个可选项。必选指标学校必须全部选择;可选指标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

Q5第二类审核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重点考察高校办学定位和本科地位、培养过程、资源条件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强化学校办学方向,引导学校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引导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学校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环境。

Q6评估方案中列出可选指标是可以等量或者超量替换的,那么这个可替换的范围,目前是不是有明确?

定量指标及其常模选取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系统(以下简称评估系统)中进行。在可选定量指标设置上给足高校弹性空间,高校可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自主选择定量审核指标,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

Q7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怎样在审核评估中科学体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积极回应。审核评估中如何科学体现立德树人,建议从以下几点考虑:

学校的办学方向

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情况

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是否体现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例如教师评聘、考核、评优等)

Q8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内涵中,如何理解“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不同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性与应用型是其办学定位和特征。因此,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学校培养的人才总量能否有效补充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缺口,培养的人才类型能否有效覆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广度和结构,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否较好地满足工作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学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专业方向相匹配。

Q9地方高校如何理解和把握“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这一指标体系?

地方高校要围绕“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据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体现专业设置的产业属性;同时,要兼顾学科属性,保证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学科属性,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理实结合与持续发展潜力。

地方高校要积极关注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建立健全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培育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而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精准对接与融合互促。

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充分考虑市场的人才需求,同时也要注意专业设置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依据国家专业目录设置标准和要求,优先设置学科优势明显、教学资源和师资有保障、发展态势向好的新专业。


五、学校自评自建

Q1参评高校如何开展自评工作?

参评高校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按要求参加评估培训,对照评估重点内容和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和上一轮评估整改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公示。

Q2“1+3+3”报告具体是指什么报告?

“1+3+3”报告指的是参评高校形成的《自评报告》,评估中心提供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3份过程性报告,并联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新更名为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生发展中心)提供的《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3份结果性报告。

Q3新一轮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撰写要求是什么?

《自评报告》的撰写一定要建立在学校所开展的全面的自评工作的基础之上,报告内容应通过院系、相关职能部门和直附属单位自评提供的详实数据、事实等来表述,与学校所填报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相一致。《自评报告》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审核重点,避免包含与审核重点无关的内容,文字描述应简练准确,图表应清晰详实,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改进举措不少于自评结果部分的三分之一。

第一类审核评估的《自评报告》中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及综合改革举措和成效的描述要准确客观,对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分析要深入透彻,提出的改进措施要具体可行

第二类审核评估的《自评报告》中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在办学方向、培养过程、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举措和成效的描述要准确客观,对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分析要深入透彻,提出的改进措施要具体可行。

Q4参评高校如何撰写自评报告?

学校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范围》的要求,围绕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别阐述学校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工作举措)、“做得怎么样”(取得的效果)、“做的不好的如何改进”、“改进效果如何”等等。

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要重点回答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综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举措、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第二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要重点回答学校办学方向和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等方面的思路、举措、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两类审核评估高校都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建设的措施。

在自评报告的形成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以使自评报告被广泛认可。

Q5参评高校如何准备教学档案材料?

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本材料,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证据”,包括课程、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学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定的整理,应保证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Q6参评高校准备支撑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支撑材料以学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可依据所支撑的项目和要素提供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

根据审核评估过程的具体需要,学校还应为专家线上与入校评估提供部分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学校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材料,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当周课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人才培养方案等。

Q7参评高校如何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学校需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摸底,综合分析教育教学基本状况,总结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经验,梳理教学工作的不足与问题。

在数据的采集与填报过程中,学校应统筹调度,实现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做好信息管理机构与个人的专门培训,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准确采集、认真核实各项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真实反映学校实际教学状况。学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传各项评估材料,并根据专家线上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工作需要及时补充相关数据。

数据填报结束后,原则上不能再进行修改,如确有特殊原因,导致个别数据异常,可在专家进校前加以补充说明。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省教育厅依托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参评高校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Q8参评高校如何选报定量审核数据?

审核评估预置了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作为定量审核的指标,进行定量审核。第一类定量指标35个,第二类定量指标54个。本轮审核评估坚持“以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评估原则,因此,学校可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数据自主选报定量审核指标。

Q9常模指标在哪里查询?常模如何选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常模类型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常模(供第一类参评高校选择)、“双一流”建设高校常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常模、全国常模、31个省(区、市)常模、12类高校常模(理工类、综合类、语言类、医药类、财经类、体育类、艺术类、师范类、民族类、农业类、军事类和政法类)、自定义常模等。

第一类评估的必选常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常模,其余为可选;第二类第一种评估的必选常模是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常模,其余为可选;第二类第二种的必选项为本省(区、市)常模,其余为可选项;第二类第三种的必选项为全国同类高校常模,其余为可选项。除必选常模外,参评高校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至少一种或多种类型常模。自定义常模是参评高校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制的个性常模,至少由5所高校组成,最多可以定制3个。

常模选择的重点在于找准位置和差距,要有助于通过指标数据比较帮助参评高校了解自身与同类学校、标杆学校的差距以及存在的问题。

Q10“已通过认证的专业可申请免评”如何理解及如何操作?

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评估考察,原则上无需提供课程资料(课程教学大纲、试卷等)、毕业论文(设计)等相关材料,切实减轻高校负担。

Q11参评高校在平常心、正常态开展评估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参评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深刻理解和认识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意义。

充分利用审核评估的契机,系统梳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以开放的心态支持专家组工作。

认真学习和吸取专家建议,积极推进整改工作。


六、专家评估诊断

Q1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做到“阳光评估”?

新一轮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严肃评估纪律,开展“阳光评估”,广泛接受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监督,确保评估工作公平公正。教育部委托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参评高校和评估专家以及评估组织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Q2评估专家组是如何选派和组建的?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是保障评估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按照方案发文要求,评估中心将建设全国统一、开放共享的专家库,建立专家组织推荐、专业培训、持证入库、随机遴选、异地选派及淘汰退出机制。

评估专家统一从全国审核评估专家库中产生,专家组人数为15-21人(其中入校专家5-9人)。原则上,外省(区、市)专家人数不少于评估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专家组组长由外省(区、市)专家担任。成员构成覆盖高校党建、思政、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主干专业、德智体美劳领域及行业企业专家,其中,针对第一类参评高校还专门配备国(境)外专家、青年教师专家、学生观察员,实现多元视角评估,增强评估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全面考察、联合“会诊”的力量。

Q3专家线上评估时长一般多久?入校评估考察通常需要几天?

线上评估一般2-4周完成,期间专家通过线上阅读自评报告及其相关材料,听课,调阅课程教学大纲、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对参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貌”进行全方位审核,查找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形成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与问题清单,梳理、整理问题清单并确定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问题。

专家入校评估时间2-4天,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学校原则上4天。

Q4审核评估专家常用的考察方法有哪些?

深度访谈。

听课看课。

校内外走访考察。

文案审阅。

问题诊断。

沟通交流。

Q5线上评估阶段查阅案头材料、调阅教学档案材料等都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系统”吗?参评高校是否需要自行建设线上评估系统?审核评估专家调阅的教学档案材料的范围一般是几年?

参评高校上传评估材料和评估专家线上评估阶段查阅案头材料、调阅教学档案材料等任务,都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系统”完成,参评高校无需自行建设审核评估专家线上评估系统。审核评估专家调阅的教学档案材料的范围一般是3年。

Q6线上评估硬件支持条件中有什么必须要准备的吗?参评高校是否需要所有课程(教室)实现线上听课条件?如参评高校不具备线上调阅材料条件,应如何处理?

线上评估阶段参评高校无需对硬件条件做特别准备,线上评估是否听课、调阅学生试卷和论文,由专家组视学校现有信息化条件和工作需要,与参评高校协商确定,不搞“一刀切”,也不提出强制性要求。如参评高校具备或部分具备线上听课、调阅材料条件,只需提供有条件的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材料清单,专家组根据清单进行勾选、开展线上听课、调阅材料活动。若参评高校不具备线上听课、调阅条件,可向专家组进行说明,专家组不强制要求参评高校提交,待专家入校再现场听课、调阅材料。


七、结果反馈与整改

Q1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出台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审议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审议通过后作为评估结论反馈高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每年教育部向社会公布截止当年已完成审核评估的高校名单。教育部每年在完成评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经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发布,做好经验推广、示范引领。

Q2审核评估的申诉与仲裁是如何进行的?

参评高校如果对专家组审核评估程序和结论存有异议,可向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申诉,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章程规则受理申诉,进行仲裁。

Q3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评估问题突出的高校将采取什么样的问责措施?

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Q4新一轮审核评估是如何要求进行评估整改的?

参评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定并提交《整改方案》。评估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举措,加强制度建设。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新一轮审核评估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Q5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进行督导复查?

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措施。




Back to top

   © 2019 西安财经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