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西财大青年深入开展“返家乡”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西财大青年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开展专题实践,我校419个实践项目、1000余名师生赴祖国各地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
赓续红色血脉 铸魂时代担当
红色资源作为最鲜活的历史教材,记载着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见证了社会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凝结着百年奋斗的红色基因,是先辈们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我校学子通过走访当地红色故居、采访典型人物、撰写红色人物事迹、拍摄人物纪录片等活动形式,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行者。管理学院“三秦赤子队”实地走访了安康市白河县的“三苦”精神教育基地、榆林市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三处红色圣地,探寻我省红色文化之根,体悟革命精神、传播红色薪火;统计学院“红星漫山队”“对不对队”、文学院“红韵承光队”等深入家乡各地红色文化遗址、纪念场馆等,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记忆薪火相传。
深耕广袤大地 助力基层治理
广大西财大青年主动走进乡村,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全方位体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在调研中凝聚智慧,在行动中锤炼本领。信息学院杜佳怡对陕西省旬邑县乡村振兴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对基础问题进行梳理后,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提出政策建议,同时号召广大学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法学院张蕊凡参与了“挑战筑梦、科创兴国、助力基层治理”暖冬行动,在无人机飞行公益体验课堂中,负责维护教学秩序、协助专业老师进行无人机操作技巧实践教学,引导孩子们勇敢尝试、不懈探索,感受科技的魅力与乐趣;数学学院张振宇参与了“食品卫生检查社会实践行”活动,对社区街道上的各个食品店展开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卫生情况检查,为社区的食品安全贡献力量;管理学院赵常筱走进芮城县卓越阳光艺术教育培训学校,以高度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用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探寻文化根源 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青年应主动学习、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自觉,用实际行动赓续中华文明的火种,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校团委“青言实践队”在全国3省7地,通过学习调研、参观走访等形式探寻家乡传统文化、挖掘非遗故事,并发挥大学生宣讲员的优势特长,开展“陕派风味传千年,华夏非遗韵今朝”主题的接力宣讲实践;公共管理学院“古韵传扬队”的12名成员深入调研并记录了包括青海省海东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四川省绵阳市、海南省万宁市、云南省曲靖市等地博大精深的家乡文化,并结合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等新手段和新平台赋能文化传播;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接班人队”实地溯源金华、天津、唐山、宁夏、汉中、大同等地的风俗及传统文化,在实践中记录传承现状、挖掘历史价值、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责任与智慧让传统文化在当下重焕生机;文学院“塔韵风华队”在实地探寻丝路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并表示将利用所学专业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传承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忆母校往昔 启学子新程
为建立起高中母校与西财大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的视野,西财大学子们纷纷回访高中母校,帮助广大中学生深入了解我校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为学校招收优质生源发挥青年担当。信息学院“从容应队”回到母校陕西咸阳中学,拜访母校师长,感谢昔日的教导和培养,汇报在校学习生活状况,讲述自己在西财大获得的进步与成长。同时开展宣讲会,介绍我校办学历史、专业设置、校园环境等,展现西财大浓厚学风,弘扬西财大精神。奔赴各地的队员们纷纷向学弟学妹分享备考心得、解答志愿填报等问题。
追寻校友足迹 凝聚榜样力量
薪火相传,弦歌永续。西安财经大学校友事业蓬勃发展,众多校友在金融、经济、管理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学术翘楚和创新先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经济学院“神禾星芒实践队”对金融领域三位校友1995级投资经济学高治、2009级金融学王雨川、2016级金融学岳峰分别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校求学时的珍贵回忆与成长蜕变历程,详细探究其离校后在职业领域的拼搏轨迹、所获成就与突破,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洞察感悟。队员们通过此次实践,犹如推开了一扇通往真实职场的大门,他们纷纷表示,这次访谈不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心灵的启迪,激励着学子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上不断追随来自神禾原上的那一道道闪耀光芒。
挑战筑梦 科创报国
为贯彻落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战略部署,我校学子发挥专业特长,将“挑战杯”等系列科创竞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开展文献查阅、实验分析、社会调查、实践研究、商业运营等实践活动。统计学院“我们超棒对不队”深入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收集游客的基本信息、游玩目的和期望,评估景区设施、环境、服务质量以及文化活动的满意度,分析游客的消费行为和偏好,通过数据分析为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商学院“焕影清音队”以传承与发展皮影文化为使命,从西安热门景点到华阴双泉村,再到华州皮影博览园,探寻皮影文化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在民间的发展现状,力求为皮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谋得新的思路与方向;商学院“青年先锋队”通过收集陕西省洛川县五大龙头企业的苹果销售数据,探究“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的优缺点,展望电商模式下洛川苹果产业“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并对洛川苹果销售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同时,西财大学子前往各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践锻炼,深入基层单位,亲身体验、感受政府、企事业单位日常,为未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增长经验、打下基础。商学院周姝妤在榆林市横山区夏州街道职教社区见习期间,协助工作人员整理党建材料、加入社区扫雪等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春节送福、秧歌表演活动;法学院马嘉艺借助山东省共青团组织的青鸟计划平台,在曲阜市团市委进行见习实践活动,立足专业专长服务基层,提高社会化能力。“这段见习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感,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些经验和收获将激励我不断努力,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他感慨道。
团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大局,通过持续发挥实践育人在“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让有“广度、深度、效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点上“开花”、线上“出彩”、面上“结果”,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提升社会化能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喜迎新春共团圆——后勤服务集团与国际教育学院举办来华留学生慰问活动
1月28日,农历除夕,后勤服务集团与国际教育学院携手为寒假期间留校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慰问活动,为同学们送上新春的问候和祝福,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
后勤服务集团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公寓管理员们打扫卫生、布置厨房,精心准备对联、食材,还准备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国际教育学院也在寒假期间为来华留学生们送去了新春对联、窗花和灯笼等春节传统文化礼物,整个活动现场被装点得格外温馨喜庆,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在活动现场,来华留学生们与工作人员一起包饺子,贴对联,茶话联欢,气氛热烈而融洽,来华留学生们分别用自己国家的语言送上新春祝福,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并连连称赞“饺子好吃”!饺子带来的不只是美味和热情、更是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祝福。
寒假期间,后勤服务集团与国际教育学院认真细致地管理着留校的来华留学生,确保他们在假期也能安心学习和生活。此次慰问活动不仅让来华留学生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也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相信在新的一年,来华留学生们将继续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开展新春送春联商南行活动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满足帮扶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月14日至15日,校工会举办2025年“迎新春送春联,助力乡村振兴”商南行活动,组织学校书法家赴商南县十里坪镇和梁家坟村,为商南县广大群众送去蛇年新春的美好祝福。
活动现场,红纸铺展,翰墨飘香,书法家们将新春祝福融入字里行间,挥毫泼墨,一副副散发着清新墨香的春联随笔而出,既饱含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也表达着平安吉祥、和谐发展的励志高歌,浓浓情意与真诚祝福溢于字里行间,让大家将蛇年春节的喜庆和年味提前带回家。书法家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村民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排队领取春联的群众络绎不绝,两天共送出春联和福字800余副。



春联虽小,情意深厚,送春联活动寄托了西财大人对商南人民的美好祝福。学校将继续发挥优势引领作用,全力支持帮扶地区,以文化惠民举措促进商南乡村振兴。
文学院教师白忠德获四项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近日,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科协公布 2024年陕西省优秀科普图书、微视频获奖名单,共评选出科普图书作品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21个。中国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散文委主任、我校文学院教师白忠德秦岭动物生态科普图书《生态秦岭动物趣》获三等奖。此前他的生态科普剧本《朱朱历险记》获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陕西选拔赛优秀科普剧本征集一等奖,由他指导并参与撰写、文学院新闻与传播2023级研究生韩思雨主创的生态科普剧本《熊猫寻医记》、生态科普小说《尖尖的寻医之旅》分获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陕西选拔赛优秀科普剧本征集一等奖,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2024年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科普文学作品类成年组二等奖。

生态科普散文集《生态秦岭动物趣》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秦岭四宝生态乐园”(秦岭仙境朱鹮家、大秦岭熊猫世界、秦岭深处羚牛村、秦岭金丝猴乐园),下篇为“秦岭邻居伴生动物”,以“秦岭四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多种秦岭珍稀动物为叙写对象,用文学化的表达方式,描摹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智慧、性格命运,反映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表达人类对动物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与自然的和解,倡导人的责任与担当,呼吁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本书创作特色鲜明:一是文学与科普联姻,生动呈现秦岭动物各种趣闻,如一帧帧流转的画面,再现不同生命的心灵镜像;二是不再主打传统的“知识科普”,而是展示秦岭动物的原生态,凸显创作者的“亲历性”“现场感”;三是实现文学与科普贯通,语言干净细腻、简洁明快;四是书中有100多张秦岭珍稀动植物、山水风光精美图片,集纪实散文、生态科普、摄影佳作、户外常识于一体,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五是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生态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陕西中考模拟题篇目。

该书由西安出版社2021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引来社会各界、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北欧时报网、加拿大社区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齐鲁晚报网、西部网、《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刊播书讯、首发、分享、签售消息及评论90多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