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
实施方案
西财大教发〔2019〕39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国之策,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的意见》(陕高教〔2016〕4号)精神,综合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现将《西安财经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西财教发[2016]11号)进行修订,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实践育人,进一步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与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载体,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落地,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努力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基因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审视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
(三)坚持协同推进,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三、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十三五”末,在全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成果,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十四五”前期,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参与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步入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使我校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十四五”中后期,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更加集聚,适应创新创业改革需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教学、科研、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在陕西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内涵发展。我校建成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力争使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成为陕西省“众创空间”孵化基地。
四、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并成立相关职能工作组。形成学校总体设计,职能部门协同、各学院具体实施,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校 长
副组长: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和就业工作的校领导
成 员:党政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社会合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管理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创业园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各学院(部)等部门负责人。
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组织和实施。
2.研究部署和统筹安排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决定重大改革事项、部署年度重点工作。
3.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制度建设工作。
4.督导检查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教务处处长
成员单位: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社会合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管理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创业园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工作职责:
1.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协调各工作组及职能部门有序开展工作。
2.制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年度工作方案、工作任务清单,分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责任。
3.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的督导和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的重要问题。
4.负责筹备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服务和指导。
5.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对外交流,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和兄弟院校好的做法及进展。
6.负责协调创新创业相关项目经费、专项经费的申报和分部门创新创业日常经费的预算申报、经费管理工作。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工作组
组 长:教务处处长
成员单位: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各学院
主要职责:
1.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负责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开设、开发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程,丰富在线课程和创新创业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4.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优化学分结构,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
5.负责创新创业类办学项目等教学改革。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6.负责创新创业试点学院建设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
7.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论坛,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成功人士对大学生开办创新创业讲座,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
组 长:人事处处长
成员单位:教务处、人事处、社会合作处
主要职责:
1.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统筹各学院创新创业教师和导师队伍建设。
2.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3.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担任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外聘教师。
4.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和对外交流,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5.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编写商业计划、参与项目攻关,组织学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与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工作组
组 长:校团委书记
成员单位: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社会合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创业园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各学院
主要职责:
1.负责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入住项目的遴选、培育和孵化。
2.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工作,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搭建“教、产、学、研、用”实践平台,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3.负责指导各学院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各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人、财、物等保障。
4.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策划、组织。
5.负责挑战杯、博学杯等大学生课外活动与竞赛的组织工作。
6.负责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俱乐部等创新创业社团的组建及管理工作。
7.负责给学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推荐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六)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工作组
组 长:宣传部部长
成员单位: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各学院
主要职责:
1.充分利用校内各类传媒,大力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
3.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先进事迹。
(七)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组
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组。
主要职责:
1.负责本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2.负责本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
3.负责本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
4.负责创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
5.负责本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建设。
6.负责本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
7.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校按照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及竞赛类型确定活动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具体责任分工(见附件1)。
五、主要活动
(一)扎实做好实习实训月教学活动
实习实训月教学活动是我校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的一种创新性专项实践教学活动,针对在校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增加每年不少于三周的“实习实训月”。各学院(部)要在实习实训月实践项目的选择、实践活动的形式及实践内容的设计上,紧密结合本专业特点,考虑学科发展方向,在实习实训月的组织上、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设计、思考、分析和讨论,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积极开展“一院一赛”品牌学科竞赛活动
鼓励各学院(部)开展专业特色鲜明且有省级以上竞赛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品牌项目。各学院(部)要积极组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训练,扩大学生受益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对学院(部)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予以经费支持,并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三)继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
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为本学科专业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利用创新创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结题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项任务,通过进一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基本能力的财经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四)不断提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质量
积极倡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学院(部)认真组织、精心管理、科学实施、全程评价,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的获奖数量与质量,旨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六、相关举措
(一)构建“四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本框架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以人才培养的具体流程为依据,将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学生培养全过程,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构建具有全过程、开放性的“四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本框架(见附件2)。即包含“专业层次、院级层次、校级层次、产业层次”等四个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体系,其中每个层次又包含若干个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块,体现在具体的创新创业活动中。
专业层次:以专业为导向,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专业层面上学科竞赛提高质量,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建设,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月教学活动。
院级层次:以学院为基础,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载体的建设,开展学生创业模拟实训,进行学术沙龙、讲座、论坛与路演活动,建设形成“一院一赛”品牌学科竞赛活动。
校级层次:以学校为推手,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营实施,学生创业公司落户学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产业层次:以市场为平台,加快产业园建设步伐,积极引导校友投资,促进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升级转化。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体系与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以创新、创业、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同时能结合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式创新型人才,构建符合我校特点的一条主线、两个层面、三类课程、四种能力、五个建设的创新创业教育“一二三四五”培养体系,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见附件3)。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采用“两级课程、三类实践、三重熏陶”的“二三三”式培养模式 (见附件4) 。
同时,对学生适度实行“虚拟企业化管理”,让学生们从入校伊始即组建若干个“学生虚拟团队”,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上,还是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都将以学生虚拟团队的方式进行管理,使学生提前体验“企业文化”和“社会压力”。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外引、内培、横联”等各种途径,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形成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专、兼教师队伍。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师引进政策,引进具有行业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师徒结对,采用选派教师培训进修、到企业见习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系,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和学者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和上岗条件,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人员的聘任、考核与管理。通过岗位设置与聘任、职称评定、教学奖励等措施,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鼓励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教授等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四)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强化学校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大投入,支持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新创业实践信息服务平台、商业运作技术支持平台、创新创业学生交流平台,创新创业专题网站。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创业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素养、创业知识、创业角色识别等测评,提供融资洽谈、项目孵化与后期管理咨询等服务,以便学生明确自身的特长与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完成创业实践。
加强商业运作技术支持平台的建设,在岗位技能提升的基础上,通过职业规划模拟软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测评与模拟对抗,使学生认识自我,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规划。为学生提供专家咨询,使学生深入了解岗位职能,并安排一对一的终极面试,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及抗压能力。
搭建创新创业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创业家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真人图书馆、创业能力测评、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活动。选聘知名公司、企业、研究所等单位的创业企业家、技术专家、投资经理及国内外优质的创新创业师资来校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和报告,与学生交流体会,启迪学生思想,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建立创新创业专题网站。建设学校创新创业网站,宣传国家政策、匹配创新项目、展示创业企业、预约学习课程、对接创业导师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服务,创意交流分享、创新成果展示和创业孵化服务的网络平台。
(五)加强创新创业类教材建设
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在教材建设规划和优秀教材评审中,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材建设加大力度,增加建设经费。注重开发质量高、效果好的数字媒体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扩大数字媒体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的数量与应用范围。
(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
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费支持,建立持续投入和经费单列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条件,为推进各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保障。各学院(部)要增加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费的投入比例。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投入,企业、社团、校友等的捐助,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条件的改善。
(七)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报刊、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大力宣传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工作成效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优惠扶持政策,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专题网站传播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氛围;选取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及时推广;通过创新创业年会、研讨会、大赛活动等进行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
七、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管理
(一)组织管理
切实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领导,学校党委、行政和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宏观管理。教务处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指导,各学院(部)要制定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具体措施。各级干部、有关部门要增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质量意识和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服务的意识,经常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计划管理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要保证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的完整,给予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环节以时间上的保证。各学院(部)要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指导书、教学计划及具体安排等重要教学文件,规范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行为,做到有章可循。
(三)运行管理
学校和各学院(部)要根据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好实施工作,做到六个落实:即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抓好五个环节:即开始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工作开展环节和后期成绩评定环节及结束工作总结环节。
(四)制度管理
学校要建立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规范管理。各学院(部)要在学校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制定本单位具体的实施办法,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规章制度的严谨、有序、明确。
(五)资金管理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纳入每年校级预算,前期将投入相应配套资金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与软硬件配置等。根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专用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设立专门的会计账户,项目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依据有关开支范围和标准对项目支出设置明细账,分项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报告。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向实行全过程财务监督,并对项目资金安全负责。按时编制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年终决算表,定期提交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执行情况报告。接受各级审计和监督部门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审计与检查。对项目建设中硬件的采购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阳光采购,确保资金能够到位、节约、高效。
八、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质量评价体系
进一步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质量,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监控和评价。各学院(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标准和要求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办法。
学校进一步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科专业评估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中,要向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把指导创新创业的工作量折算为教学工作量。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信息跟踪机制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应用分析体系,跟踪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定期收集反馈信息,开展社会需求分析,反馈指导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附件:1.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及竞赛具体责任部门
2.“四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本框架
3.创新创业教育“一二三四五”培养体系
附件1 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及竞赛具体责任部门
表1 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及竞赛责任部门一览表
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及竞赛 |
责任部门 |
大力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 |
宣传部 |
创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指导 |
学生工作部 |
组织挑战杯、博学杯等大学生课外活动与竞赛,管理大学生创业实训与孵化基地与学生实训公司, |
团委 |
协调全校的本科生创新创业活动并负责组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训体系,修改学籍和考核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
教务处 |
负责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
人事处 |
协调全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活动并负责组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训体系 |
研究生院 |
依托研究基地构建创新实践平台,做好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支持学生创业 |
科研处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教务处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教务处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统计学院、信息学院 |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
信息学院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
统计学院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信息学院 |
上表未列的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及竞赛,由教务处统筹安排,组织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研究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安排由研究生院负责,具体实施细则自行安排。
附件2
“四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本框架
图1 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基本框架
附件3
创新创业教育“一二三四五”培养体系
图2 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12345”培养体系
附件4
创新创业教育“二三三”培养模式
图3 西安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