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校属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的意见》(陕教高〔2016〕4号)和《关于开展陕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的通知》(陕教高办〔2018〕48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厅决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现将我校申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地建设目标
从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出发,汇聚优秀师资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
二、基地建设类型与内容
(一)建设类型
分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三种类型。
(二)建设内容
1.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前沿理论与政策研究。聚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前沿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实证调研、政策研究等,承担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供相关咨询建议,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咨询建议。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推动专业教师把创新创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2.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与指导。建立支持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创新、工程训练、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助推优秀项目落地转化,培育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与指导。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或项目指导教师。对接优质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资源,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系列新要求,积极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
3.强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加强高校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客空间和训练中心等平台建设,并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管理,推进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高校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三、申报范围
各二级学院、校属各部门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开展情况及工作规划申报1个。
四、有关要求
(一)各二级学院、校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规划,加强组织,把申报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积极谋划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详细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发展,配备专任师资队伍,提供办公场所和专项经费,确保基地运行顺畅。
(三)省教育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实行动态管理,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省教育厅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减少支持或终止项目建设。
五、材料报送
(一)《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申报书》(见附件)和支撑材料(合并装订),一式4份。
(二)请于11月23日(星期五)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行政楼A座105室),并发送电子版至电子邮箱xajxyjk@126.com,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电话:于腾腾 李俊
029—81556127
教务处
2018年11月8日
附件: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申报 /UPLOADFILES/file/20181113/20181113095582968296.doc